朗姆酒(法语:Rhum;西班牙语;Ron;英语:Rum),世界主要蒸馏酒之一,由甘蔗汁、甘蔗糖蜜、甘蔗糖浆或其他加工产物为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调配而成。

朗姆酒最早起源于巴巴多斯,它伴随着制糖产业的兴起而出现,并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全球贸易而广泛传播。其主要产地是在加勒比地区甘蔗种植园集中的区域。著名的朗姆酒产地包括古巴、牙买加、以及马提尼克岛等。
朗姆酒的种类多样,但并没有严格且单一的分类方式,通常可按颜色深浅或酒体的丰满程度分类,或依据不同的蒸馏方式划分品型。朗姆酒可单独饮用,也可调配为鸡尾酒,如莫吉托、椰林飘香等。
欧洲、加勒比地区、美国、中国等国家都制定了朗姆酒的行业标准。2022年,全球的朗姆酒市场估值约117.7亿美元,并随着鸡尾酒文化的传播持续增长。而朗姆酒背后的文化也有深远价值,古巴的淡朗姆酒制作知识(Knowledge of the light rum masters)已于2022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朗姆酒也成为航海文化的象征,曾作为海上文化符号多次出现于影视作品之中。
朗姆酒(Rum)的名称来源有多种说法。朗姆酒的前身可能是数千年前马来人所制造的一种叫做“drum”的甘蔗汁饮料,也有说法称它起源于巴巴多斯。在巴巴多斯种植甘蔗的荷兰殖民者曾用蔗糖酿酒,而在大洋之间航行的荷兰人会用一种叫“rummer”的大瓶酒携带这种酒,人们因此推测,该酒瓶的名称可能影响了对朗姆酒的命名。在巴巴多斯群岛1651年的记录中,朗姆酒被叫做“rumbullion”,别名为“klill-divil”。而在165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法院关于禁止烈酒销售的法案中,“rum”以“rumme”的形式被首次正式使用。一份来自于1676年的手稿曾记录这种饮品在当时被称为“rumbullion”,该单词源于古英文“rumbustion”,意为“一场巨大的骚乱与喧嚣”。
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rum”的名称源于西班牙的“ron”,因为西班牙的殖民地是率先开始蒸馏制作朗姆酒的。另外“rans”是“saccharum”(甘蔗)的拉丁文写法,也是法语“arome”香气的缩写。这些词都有可能是朗姆酒名称的来源。然而,有部分学者否定了“rum”源于“saccharum”的说法。因为植物学家卡尔 · 林奈(Carl Linnaeus)将甘蔗命名为“saccharum”的时间为1753年,远远晚于朗姆酒被命名的时间。
朗姆酒的诞生与17—18世纪的蔗糖贸易紧密相连。哥伦布在第二次拜访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现在的多米尼加和海地)时带来了甘蔗苗,从此,加勒比海地区的土地逐渐遍植甘蔗。此后,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殖民者都在加勒比海地区和北美种植甘蔗,以获取蔗糖并开展贸易。
最初的朗姆酒来自于制作蔗糖时的副产品——糖蜜,据说,最原始的朗姆酒是由在蔗糖厂工作的奴隶将水与糖蜜混合并发酵而成。当种植园主发现这种做法之后,在这样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了更多、更复杂的蒸馏技术,让朗姆酒更迎合欧洲人的口味偏好,而逐渐发展出现今的朗姆酒。
朗姆酒的起源地有多种说法,其中,最被广为接受的是当时的英国殖民地——巴巴多斯。据信在1642年,人们开始在巴巴多斯酿造朗姆酒,而当地酒厂出产朗姆酒的书面记载可以追溯到1663年。早期的朗姆酒消费者局限于巴巴多斯群岛的岛民以及在此靠岸居住的英国水手。当地的甘蔗种植者在几乎所有的土地都种植上甘蔗,导致当地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给庄园主和他们的奴隶,因此,他们用朗姆酒与北方殖民地的殖民者交换牲口和日用品。
渐渐地,朗姆酒的流行开始威胁到英国和法国本土的烈酒,因此这两个国家禁止朗姆酒被销售到本国,所以大多数朗姆酒被销售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现在的美国。1667年,波士顿已经开始生产朗姆酒,此后,罗德岛州以及马塞诸塞州成立起了几十家酒厂。到了18世纪,加勒比海地区的朗姆酒已有大量用于出口,并在英国北美殖民地流行开来。同时,英国美洲殖民地的朗姆酒酿造也逐渐扩大产量,走向产业化。1703年,巴巴多斯诞生了第一个朗姆酒品牌“奇峰”(Mount Gay)。
173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糖蜜法》(The Molasses Act of 1733),对从外国或殖民地进口到英国十三个殖民地的糖蜜征税。当时朗姆酒约占新英格兰殖民地出口量的80%,若依法缴税会使大量当地酒厂倒闭,因此,很少有人遵守和执行该法案。但该法案仍然激起了新英格兰殖民者的愤怒,此种情绪也间接成为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因素。
朗姆酒产业的兴起也与北美地区的三角贸易紧密相连。朗姆酒的制作几乎与制糖生意牢牢绑定,几乎所有的种植园都会既生产蔗糖也出产朗姆酒,这两种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消耗极大的人力,很快就造成了加勒比海地区的人力资源紧缺。而此时,16世纪已开始的黑奴贸易正如火如荼。新英格兰的银行家们用国际货币从西非地区购买奴隶,再用这些奴隶去西印度交易糖蜜,这些糖蜜接着又被送到新英格兰制作朗姆酒,而这些朗姆酒又被运往西非,用于交换更多的奴隶,由此形成了三角贸易。随着朗姆酒的传播与流行,到了17世纪末,朗姆酒已取代法国白兰地成为三角贸易中首选的用于货物交换的酒类。
1807年,美国国会通过《禁止奴隶进口法案》(Act Prohibiting Importation of Slaves),禁止黑奴贸易,朗姆酒与其深刻的联系也导致了其在美国的贸易量的下滑。此后,随着美国革命以及美国国土的西拓,原有的朗姆酒贸易线被打断,西部的定居者开始种植玉米和黑麦而非甘蔗,进而促进了早期威士忌的酿造。此后,朗姆酒的制造中心慢慢南移。同时又因为甜菜制糖工艺的发现,欧洲人降低了对加勒比海地区甘蔗的依赖,从而导致甘蔗种植者的利润更加依赖于朗姆酒酿造。在美国市场衰落之后,西班牙的领地如古巴、波多黎各,英国领地如牙买加以及法国领地如马提尼克岛,发展出了更多、更复杂的朗姆酒酿造技术。19世纪,古巴和波多黎各成为了加勒比海地区朗姆酒的主要出产地,因为规模化、企业化的酿酒商人开始在这里制酒,19世纪下半叶古巴独立之后,其朗姆酒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20世纪20年代,禁酒令让加勒比海地区的朗姆酒重新回到美国人的视野之中。为了获得酒精,美国人会到未禁酒的邻国饮酒,比如古巴,抑或购买大西洋沿岸的走私朗姆酒。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陈酿过的朗姆酒,此时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成为更具代表性的高品质朗姆酒产地。

由于不同国家对于朗姆酒酒精度和分类的标准不一,造成了市场中有名不副实的朗姆酒存在并流通。因此,2005年前后,在美洲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 Americas)的压力下,部分国家颁布了本国的朗姆酒标准。
澳大利亚的朗姆酒史略晚于美洲各国。1787年,甘蔗被殖民舰船带到了澳大利亚,在1793年蒸馏炉进入澳大利亚之后,朗姆酒和威士忌很快就开始在本地生产。然而,此时大多数朗姆酒仍是进口而来,或是用进口的糖蜜制作而成。在此期间,由于货币的短缺,朗姆酒还一度成为澳大利亚事实上的流通货币。当时的澳大利亚管理者,新南威尔士军队(New South Wales Corps)也因为开展了很多非法朗姆酒和威士忌贸易,而得名“朗姆酒军队”(Rum Corp)。1805年,英国政府派遣威廉·布莱(William Bligh)来整治新南威尔士军队,触动了当地军队在朗姆酒贸易上的利益,甚至在1808年爆发了朗姆叛乱(rum rebellion)的政变,最后导致布莱下台。直到1823年,澳大利亚才出现了合法的、商业化的本土产朗姆酒。
在法国殖民地,朗姆酒也随着蔗糖贸易而产生。17世纪中叶,安的列斯群岛的法国殖民地开始酿造当时的朗姆酒“塔菲亚(tafia)”,这是一种用发酵糖蜜制作的廉价而低质的朗姆酒。1713年,法国王室为保护白兰地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禁止塔菲亚酒对法国的贸易,这使得法国朗姆酒的市场占有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1763年,官方开始允许法国殖民地把朗姆酒卖给除法国本土以外的其他地方,用于交换殖民地无法从母国购买到的物资。直到18世纪末,法国加勒比海地区的朗姆酒贸易禁令才得以松动,到19世纪,法国政府终于允许朗姆酒被售卖至母国。直到1870年,法国一半以上的殖民岛屿都种植着甘蔗,然而因为蔗糖制作工艺的改变,对于蔗糖的需求已慢慢降低,因此在法国殖民地催生出用新鲜甘蔗汁制作的农业朗姆(rhum agricole)。
在葡萄牙殖民地,由于金矿开采业的繁荣,当地的朗姆酒产业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在殖民初期,巴西已经在生产一种被称为卡莎萨(Cachaça)的酒,这是一种类似于朗姆酒的饮品,它由纯甘蔗汁发酵蒸馏而成,最开始由奴隶制作并饮用。尽管在此阶段的朗姆酒贸易是非法的,但它已经在巴西和安哥拉得到广泛流通。1659年,因为卡莎萨造成的酗酒问题已经影响到殖民地金矿产业的发展,里斯本官方下令拆除了所有的酒厂和运酒船,这次禁令导致了1660年的卡莎萨叛乱(Cachaça Rebellion),这也是南美洲历史上第一次反抗殖民者的叛乱。最终,葡萄牙政府承认了朗姆酒生产的合法性,但仍然不能出口。1744年,生产卡莎萨酒再次变得非法。而在1755年里斯本地震之后,葡萄牙政府为了筹集重建资金,又将朗姆酒贸易合法化,并对它收取高昂的税金。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它再次被禁止,但在1821年重新被合法化。在此阶段的卡莎萨酒制作工艺较其他地区的朗姆酒来说还相对落后,风味也较差。
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是理想的甘蔗种植地,但朗姆酒的发展一直受到西班牙官方的限制,其朗姆酒产业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古巴独立之后才开始迅速发展。古巴朗姆酒最初的品质并不高,被形容为“难闻并且浑浊的”。制酒商法昆多·百加得(Facundo Bacardi)研究出了与其他朗姆酒不同的清澈朗姆酒,并成立百加得品牌(Bacardi),于1862年对公众发售。
朗姆酒的制作过程一般包含四个步骤,分别为原材料处理、发酵、蒸馏和陈酿。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勾兑是朗姆酒生产制作的最后工序。
朗姆酒的原材料为甘蔗汁、甘蔗糖蜜或糖浆。甘蔗糖蜜是甘蔗汁结晶出糖后剩下的富含非结晶糖的部分,是蔗糖生产的副产品。甘蔗糖浆是由甘蔗汁经过蒸发浓缩、澄清处理后,在结晶或以其他方式去除任何糖分之前的产物 ,即浓度更高的甘蔗汁(40糖度)。在开始酿造前要对甘蔗汁进行清理,清除掉甘蔗在收割时带来的泥沙尘土、挥发性含氮物、大量微生物、糖蜜中的非糖杂质以及在澄清等工艺过程中的化学处理剂残留等。在进行发酵之前,还需要对糖蜜进行酸化处理,降低黏度,并抑制杂菌生长和去除灰质。
朗姆酒的发酵工艺是在糖蜜中加入酵母,快速发酵产生醇、酯[zhǐ]等芳香物质。朗姆酒的发酵多采用啤酒酵母和裂殖酵母,啤酒酵母发酵速度快,适合生产口感清淡的轻质朗姆酒,裂殖酵母能产生更多具有香味的酯,酒香味浓郁,适于生产重型朗姆酒。
发酵的方式分为自主发酵和人工发酵两类。自主发酵是指空气和甘蔗汁里的酵母,在敞口的桶中进行一到两个星期的发酵,这是一种传统、环保、但低产的酿酒方式。人工发酵则分为批量发酵、取间歇发酵、半连续发酵和连续发酵。批量发酵是指让甘蔗与源于植物的且经过实验室培养的酵母发生反应。发酵过程一般持续一至三天。连续发酵是指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向发酵桶中加入糖蜜,让酵母保持活跃状态。越来越多的酿酒厂采用这项技术。
根据重型、轻型品种要求的不同,朗姆酒须采用不同的蒸馏技术,蒸馏是决定朗姆酒风格的重要环节,蒸馏方式分为铜葫芦蒸馏、单塔蒸馏和多塔蒸馏。
陈酿是指在贮酒容器中贮存一定时间。陈酿朗姆酒在陈酿期间会变得口感更为柔和,同时颜色变深、香味更丰富并获得木头的香气,然而不是所有的朗姆酒都需要经过陈酿,白朗姆酒即会在蒸馏完毕之后立刻装瓶,不经陈酿。
朗姆酒的陈酿过程多在橡木桶中进行,根据陈酿时间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颜色和口感。陈酿时间在一年至三年以上不等。陈酿橡木桶的木条需经过炭化处理,以消除木桶除橡木味以外的其他味道。有些制酒商会使用陈酿过干邑白兰地(cognac)、波本酒(bourbon)、苏格兰威士忌(Scotch)、或者雪莉酒(sherry)的酒桶来给朗姆酒增添额外的风味。
勾兑是形成朗姆酒风格的最后一步。勾兑时首先会确定基酒,并通过理化指标和品尝工序与成品进行对比,判断基酒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勾兑,分类完善。随后,调酒师需要通过掌握基酒的不足,在已分类陈酿的酒中寻找可完善风味的基础调味酒,即在各种原酒和年份酒进行选择勾调。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朗姆酒都是通过把不同年份的朗姆酒混合勾兑而来的。

朗姆酒的酒精度一般在40%ABV[a]左右,而高浓度朗姆酒(overproof rum)可以达到75.5%ABV。从朗姆酒生产工艺看,其风味物质来源主要有三个: 原料香、发酵香和陈酿香。根据原料、发酵方式以及陈酿时间的不同,朗姆酒被分成很多类型。使用糖蜜制作的朗姆酒可分为浓香型和清香型,浓香型口感厚重,香味浓郁,酒质醇厚;清香型口味清香、酒体轻盈,酒味较干。在酒桶中陈酿过的酒会有橡木味。一些有代表性的朗姆酒风味有海水味、纸板味、人造水果味、蜂蜜味、焦糖味、橡木味、肉桂味、香草味;其他较普遍的味道有烟熏味、香蕉味、李子干味、辛辣味、酸味、甜味、金属味等。不同产区、不同工艺生产的朗姆酒的风味不尽相同,是多种不同风味的混合。甘蔗汁酿造的农业朗姆有更多的植物风味,相较之下拥有更多浓烈的果香、植物香和草本香。
在古巴等传统产地,人们大多喜欢喝纯朗姆酒,不调混。而在美国、中国等许多国家,一般把朗姆酒用来调制鸡尾酒。朗姆酒还可在烹饪[rèn]上用于甜点,例如朗姆酒球、香蕉福斯特,糖果、冰淇淋以及法式大菜的调味。
朗姆酒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方式,但常会按照颜色、风味、酿造原料等不同维度来作分类。但也人认为以上分类方式并不能较为全面地将各类朗姆酒区分开来,因此提出基于蒸馏方式的分类方法。
按照颜色,朗姆酒可分为白朗姆酒(white rum),金朗姆酒(golden rum)和黑朗姆酒(dark rum)三大类。
白朗姆酒,又称为银朗姆酒(sliver rum),一般指蒸馏后未经橡木桶陈酿,酒体轻淡,充分保留甘蔗本身特点的朗姆酒。白朗姆酒的颜色为无色或微黄色,可陈酿或不陈酿,若陈酿,陈酿时间不应大于1年。
金朗姆酒,又称琥珀朗姆酒,是指在橡木桶陈酿一定时间(通常大于1年),拥有了橡木桶赋予的金黄色或琥珀色及更浓郁香气的朗姆酒。
黑朗姆酒,在橡木桶内陈酿的时间大于等于3年,颜色为琥珀色或棕色,具有更浓郁和强烈的橡木气息,口感也更加平衡丰满。
按香型分类,可将朗姆酒分为浓香型和淡香型。
浓香型朗姆酒(heavy rum)是由掺入榨糖残渣的糖蜜在天然酵母菌的作用下缓慢发酵制成。酿成的酒在蒸馏器中进行2次蒸馏,生成无色的透明液体,然后在橡木桶中熟化5年以上。酒体呈金黄色,酒香和糖蜜香浓郁,味辛而醇厚,酒精含量在45-50%ABV左右。浓香型朗姆酒以牙买加出产为代表。
清淡型朗姆酒(light rum)是用甘蔗糖蜜、甘蔗汁加酵母进行发酵后蒸馏,在木桶中储存多年,再勾兑配制而成的。酒液呈浅黄到金黄色,酒度在45-50%ABV左右。清淡型朗姆酒主要产自波多黎各和古巴。
朗姆酒产地众多,根据其特征可归类为三个派系,英系朗姆、西班牙系朗姆和法系朗姆。
英系朗姆的主要生产地为牙买加、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圣卢西亚、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以及英属维尔京群岛。这种类型的朗姆以糖蜜为原料,大多在木桶中陈酿,口味丰富、芳香、浓烈、辛辣。牙买加朗姆酒是英系朗姆的代表,其产品为重型,味浓而辣,呈深黑褐色。
西班牙系朗姆的主要产地有巴西、古巴、多米尼加、特立尼达和巴拿马。这种类型的朗姆酒原材料为糖蜜,大多数采用快速发酵、多柱蒸馏,且不在木桶中陈酿,大多以白朗姆的形式直接装瓶,酒体轻盈。代表产地是古巴,古巴酿制出的是含低度酒精的朗姆酒,醇绵芳香,口味悠长。1966、1967 年,古巴所有出口的朗姆酒都贴有原产地质量保证标记,以表明朗姆酒的高质量并用以防伪。

法系朗姆的主要产地为安的列斯群岛各国、法属圭亚那、留尼汪、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和马提尼克岛等。法系朗姆以甘蔗汁和糖蜜为原料,它以甘蔗和产地风土香气为特点,比其他地方的朗姆酒更干。法系朗姆的一大特征是农业朗姆酒(Rhum Agricole),它是欧洲特有的地理标志,只产于法国海外领地或马德拉(Madeira)自治区。农业朗姆酒是完全由新鲜甘蔗汁蒸馏提取酿制,马提尼克岛的朗姆酒是唯一一款得到法国政府认可的是法定产区酒(简称AOC),该类酒有更重的土壤味道。
世界著名朗姆酒收藏家卢卡·加尔加诺(Luca Gargano)基于朗姆酒的蒸馏方式,将朗姆酒分为4类。
纯朗姆酒(Pure Single Rum)是使用不同类型的蒸馏器进行批量蒸馏而制成的朗姆酒;传统朗姆酒(“Traditional” rum),是由科菲或克里奥尔柱式蒸馏器蒸馏出来,大致可判别为由纯甘蔗汁制成的农业朗姆酒;单一调配朗姆酒(Single Blended rum),是由于一些酿酒厂同时拥有连续蒸馏塔和间歇蒸馏器,单一混合是指在单个酿酒厂中通过混合连续蒸馏和间歇蒸馏的不同类型朗姆酒生产出来的朗姆酒,属于烈酒;普通朗姆酒则是多柱蒸馏器蒸馏而成的朗姆酒。
加尔加诺认为,纯朗姆酒、传统朗姆酒和单一调配朗姆酒的制作过程追求尽可能多地提取和保留发酵成分,然而多柱蒸馏器制作出的普通朗姆酒则是寻求产生更多的乙醇,所以这种朗姆酒难以完全展现出材料的原有风味。
欧盟最早在1989年颁布朗姆酒的生产标准[b],随后,又在2008年[c]和2019年[d],两次更新规定。这三次调整的对朗姆的定义变动不大,在第二次的定义中增加了朗姆酒的最低浓度。
在2019年的条例中,欧盟对朗姆酒的定义,是“由甘蔗糖蜜、甘蔗糖浆或甘蔗汁经过发酵和蒸馏制成的蒸馏酒”。朗姆酒按体积计算的最高酒精浓度为96.0%ABV,低酒精浓度应为 37.5%ABV,且不能添加酒精。此外,欧洲也明确规定了朗姆酒不能被调味。虽然可以为了最终口味顺滑而加甜,但严格规定在最终的成品中,每升不能有超过20克的添加物。
加勒比海地区在1992年颁布了地区朗姆酒的标准[e],这一标准是建立在巴巴多斯2005年的朗姆酒标准[f]和牙买加1988年的标准[g]之上,为了更全面的满足加勒比地区朗姆贸易中的各种技术问题的诞生。2008年,为了确保本地区朗姆酒的品质以及帮助加勒比地区的朗姆酒生产商拓展海外市场, 加勒比地区标准与质量组织(CARICOM Regional Organisation for Standards and Quality ) 迭代了对该地区朗姆酒生产的相关规定[h]。
2008年的标准对于朗姆酒的定义是“由甘蔗糖蜜、甘蔗糖浆、甘蔗汁或其他甘蔗制品经过发酵和在 20 ℃的环境下蒸馏出酒精浓度低于 96.0 %ABV的蒸馏酒。这类酒包含上述原料所含的天然挥发性元素或在上述原料发酵或蒸馏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挥发性元素的感官特征,或在发酵、蒸馏的过程中产生馏出物的混合物”。
对于调味朗姆,该地标准规定,调味朗姆是被添加了天然风味原料的朗姆酒,不论是否添加额外的糖,这些调味剂最多只能添加到成品体积的2.5%。
该地区对于朗姆酒的颜色也有严格的规定。朗姆酒的颜色只能来自于熟成过程中由木材或糖产生的焦糖色,否则朗姆酒应是无色的。
美国在2002年的《蒸馏酒标签和广告法》(Labeling and Advertising of Distilled Spirits)中给出了对朗姆酒的定义,它是一种从甘蔗发酵汁、甘蔗糖浆、甘蔗糖蜜或其他甘蔗副产品中蒸馏出来的酒精蒸馏物,其酒精度数不超过190度(190 proof[i]),蒸馏物一般具有朗姆酒的味道、香气和特征,装瓶时酒精度数不低于80度(80 proof[j]),瓶中可含仅由此类蒸馏物组成的混合物。2013年美国对巴西的朗姆酒卡莎萨(Cachaca)进行了认证。
美国对于朗姆酒含糖量的规定为,混合材料、着色剂、甜味剂和香料(包括天然或非天然的香料、例如水果浓缩物、香草、精油或者是将植物或草本植物的叶子浸泡在液体中制成的饮料或提取物)的含量限制为 2.5%,加入的添加物只要是符合上述的类别,就不强制在标签上说明原料。对于朗姆酒年份的标注,欧洲、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都是以勾兑年份最短的酒作为成品酒的年份标注。但在美国,如果标签上标明了所有勾兑酒种的比例,则可以给出所有勾兑酒的年份。
中国于2018年12月发布了朗姆酒的最新行业标准,规定朗姆酒是“以甘蔗汁、甘蔗糖蜜、甘蔗糖浆或其他加工产物为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调配而成的蒸馏酒”。风味朗姆酒,是“以朗姆酒为基酒,添加天然风味物质、可加糖或不可加糖调配而成的饮料酒”。

随着深色烈酒在全球市场出现强劲增长,朗姆酒成为了全球主要市场增长最快的烈酒品种。目前全世界每年利用糖蜜或者甘蔗汁生产朗姆酒等酒类约400万吨,其中巴西每年生产约160万吨,印度年产约50万吨,澳洲年产约20万吨。从消费市场来看,美国为各类朗姆酒的第一大消费国,占全球朗姆酒消费量的22%。其次为欧洲地区,占全球朗姆酒消费量的20%。
2022年,全球的朗姆酒市场估值在117.7亿美元,预计2023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5.6%。消费者兴趣和鸡尾酒文化的传播预计将推动该产业全球性的持续增长。消费市场也开始越来越追求更加天然、地道的蒸馏酒。在朗姆酒的主要产地加勒比地区及整个拉丁美洲,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朗姆酒作为旅游纪念品的销售。
2022年,深朗姆、淡朗姆和金朗姆占据了朗姆酒市场的45%份额。得益于逐渐传播开的鸡尾酒文化,淡朗姆和金朗姆的市场份额被预测将有高于4%的复合年增长率,深色朗姆酒和黑朗姆酒被认为将会有2.8%的复合年增长率。
英国皇家海军与朗姆酒的渊源始于1655年,皇家海军舰队占领牙买加岛。当英国有了易于获取的国产朗姆酒时,英国把发放给海军的补给酒从白兰地换成了朗姆酒。但船员的醉酒造成了很多问题,因此英国军官开始缓慢减少朗姆酒的配给。1824年,朗姆酒的配给减半,1850年再次减半,1970 年 7 月 31 日,海军补给品中不再提供朗姆酒,这一天在英国海军界被称为“黑色禁酒日(Black Tot Day)” 。
海盗与朗姆酒的结缘源于当时的海盗将抢劫的目标逐渐从西班牙商人而转向英国商人,而彼时的英国贸易中,朗姆酒占了很大比重。因而在18世纪,朗姆酒逐渐取代了葡萄酒在海盗海上生活中的地位。朗姆酒在海盗中流行的原因,也有因为其可以预防坏血病和取代淡水,帮助冬日驱寒和清洗伤口等。朗姆酒逐渐成为了海盗文化的符号,在诸多与海盗相关的著作或影视作品中,如《加勒比海盗》(Pirates of the Caribbean),都可看到朗姆酒的身影。
著名的朗姆酒品牌——摩根船长朗姆酒(Captain Morgan Rum),虽以17世纪加勒比海地区著名海盗摩根船长冠名,但在一本对于摩根船长日常生活的记录的书中,却很少提及朗姆酒,其原因在于他所活动的区域主要在西班牙殖民地,而当时西班牙为了保护自己的白兰地和其他酒的产业利益,禁止了朗姆酒的进口。
古巴淡色朗姆酒于1862年在古巴圣地亚哥市诞生。古巴淡色朗姆酒大师的知识是一套传统的、科学的、感官的知识和技术,它为古巴淡色朗姆酒制造过程严格把关。无论是何种品牌,淡色朗姆酒大师都能在恪守生态文化与环境和谐的标准之下,恪守以尊重古巴朗姆酒文化及其历史和良好实践为中心的道德准则,淡色朗姆酒知识的传播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代代相传,包括保护老化的酒窖,了解其内容物和特性以及每个桶的历史,并了解哪些混合物会产生特定的外观,香气、味道和质地。此项非遗于202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确切的发源地点至今尚有争议,但莫吉托一般被认为源自古巴。其中一种说法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的英国探险家法兰西斯·德瑞克,他喜欢去古巴散心,一边喝被视为朗姆酒前身的塔菲亚酒,一边咀嚼薄荷。莫吉托正是使用60毫升古巴朗姆酒、20毫升蔗糖浆、气泡水、十几片新鲜薄荷叶、半个青柠以及冰块制作的。
作家欧内斯特 · 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五分钱酒馆写下的“我的莫吉托在五分钱酒馆,我的得其利(Daiguiri)在小佛罗里达酒馆”(My mojito in La Bodeguita, My daiquiri in El Floridita)。
波多黎各圣胡安的调酒师在1954年夏天推出了融合波多黎各各种风味的鸡尾酒Pina Colada,1978年,该酒称为波多黎各的国酒。
椰林飘香由60毫升陈年白朗姆酒、30毫升椰浆、60毫升新鲜凤梨汁、1小撮盐、半咖啡勺柠檬汁以及冰块制作而成。
这款酒诞生于古巴独立战争。当一名美国陆军通讯兵上尉在哈瓦那的美国酒吧庆祝古巴胜利时,将古巴百加得郎姆酒和可口可乐混合在一起,并且榨取了一个新鲜的青柠,这种做法激起了酒吧里其他人的兴趣。很快,整个酒吧里的人都开始饮用这种诱人的新组合。这名上尉提议为“Por Cuba libre!”(意思为“自由古巴”)干杯,该酒由此而得名。自由古巴含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常被古巴革命者和美国士兵用作战斗口号。
自由古巴由60毫升古巴朗姆酒、40毫升青柠汁、150毫升可乐和冰块制成。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