坭兴陶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比紫砂壶要好吗)

  坭兴陶,以紫红陶土为原料,经烧制而成的陶器,是广西钦州特产,曾被称为古安陶、紫泥陶、紫砂陶等。距今将近1300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四大名陶[a]之一。坭兴陶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清代咸丰年间。清末民初,是坭兴陶发展的繁荣稳定期。1939年,侵华日军进犯钦州,坭兴陶生产走入低谷。新中国成立后,坭兴陶经历了恢复、发展、衰落、复兴、 兴盛五个阶段。2021年坭兴陶行业产值达15.5亿元。截止2023年,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以及港澳台等 30 多个 国家和地区。

坭兴陶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

  坭兴陶器其陶泥质料选取的是钦州市钦江独有的西岸硬质土和东岸软质土,经过练泥、制壶、装饰、款识、煅烧、打磨抛光等环节,呈现古铜、墨绿、紫红、天斑等色,细致光润,色彩绚丽,无砂粒,无气孔,无毒性。用坭兴茶壶贮茶,经过一两天仍能保持原来的茶色茶味。使用日久,壶里会积聚茶积(俗称“茶芽”),即使不放茶叶,只要冲进开水,仍会散逸出茶香。坭兴花盆、花瓶还具有护花功能,用以栽花或者插花,能使花繁叶茂。

  2008年,坭兴陶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烧制技艺作为传统技艺,入选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21年底,坭兴陶各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各级坭兴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技师近300人。

  坭兴陶,曾被称为古安陶、紫泥陶、紫砂陶等。钦州在南陈时期被称为安州,后人又把安州称为古安州或者古安,清代及民国年间,很多坭兴陶的器物上刻有“……作于古安天涯亭畔”, 于是“古安陶”便成了当时名称。

  依据坭兴陶烧制后所呈现出来的色泽和学理特征,坭兴陶属“红陶”类,又名“紫红陶”,因坭兴陶的结构致密、表面光滑、润泽如泥,又称“紫泥陶”。

  新中国成立后,坭兴陶始称为“宜兴陶”,这充分显示了与宜兴紫砂陶的因承关系,并带有“宜乎兴用”的意思,后因“宜兴陶’’与江苏宜兴县名称雷同,钦州陶器原是泥器,将“泥”改为“妮”有文雅之意,“兴”为陶业兴旺之意。而逐渐转化为现在所称的“坭兴陶”。

  中国广西钦州坭兴陶土所处的位置、泥土的成分具有独特性。钦江附近的地域是坭兴陶原料的主要采集处,分为东泥和西泥。东泥中含有铁和氧,可以在制作中产生颜色,但是材质较为柔软,有可塑性,在烧制中易成型,但缺点是耐火性低。西泥是采于钦江西岸的泥浆,优点在于质地坚硬、耐火性强,缺点则是因为质地坚硬而造成的可塑性较差,一般难以独立成型。坭兴陶是两地原料按的比例混合调配产物。作为调好的泥料,泥质细腻,可塑性强,“窑变”丰富,透气性好。烧制的陶器颜色艳丽,透气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保温性。

  钦州制陶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晚期钦州人已经学会制作陶器。在距今约4000年新石器时代的钦州那丽独料遗址,汉代广州南越王古墓等大型汉墓和普通百姓的墓葬中,都找到钦州制陶史的物证。但是这时期的制陶是否与坭兴陶有传承,并没有定论。

  历经远古骆越部族时代的熏陶和秦汉以来2000多年的兴衰起落,在唐朝出现了坭兴陶雏形。1920年发现钦州城东唐朝宁道务墓碑,为陶碑,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字样,与当今坭兴陶用料近似。

  钦州陶器烧制从隋唐开始,有母鸡坑古窑、潭池岭古窑、缸瓦窑、村龙窑和钦江古龙窑等,现今仅存并仍在使用的只有钦江古龙窑。

  在宋代,广西瓷器十分兴盛。从出土的 40多座宋明窑址以及窑址断定,广西当时每年可以生产3亿多件以上的瓷器,是广西制瓷的高峰期。到了元代,岭南的陶瓷产业出现了衰落,但是风格及造型上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个时期的陶瓷,器体罗大,厚重。在明代,岭南地区大量烧制青花瓷器,还仿制龙泉青瓷、 和南北名窑名瓷,自窑变釉在元代当中的石湾窑有出现过之后,配制出更多仿名窑名瓷的釉料,从仿制当中创新,明代石湾窑的技术发生了革新,进入了自己的繁荣时代。

  清代初期,岭南陶瓷业受到战乱影响,明代陶瓷业繁荣的局面逐渐消失,直到康熙中期之后,岭南社会逐渐稳定下来后,陶瓷业又有了新的生机。清初民间称陶器为“四六瓦”时,重新创制了陶泥配方,才进入了精陶的发展阶段,而在精陶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则为“胡老六”。清朝道光年间艺术陶的出现,使坭兴陶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代。清朝咸丰年间,陶器工匠利用本土资源发展陶瓷业,“坭兴陶”业因此而生。清末民初,是坭兴陶发展的繁荣稳定期。在清代,钦州陶器工对陶器进行了新的提升,生产出了远近闻名的坭兴陶,这是钦州陶器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

  1939年,侵华日军进犯钦州。坭兴陶的店铺和作坊、物品器具均被摧残殆[dài]尽,坭兴艺人为躲避战祸,四散而逃,此后10年,坭兴陶生产走入低谷。

坭兴陶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

  历代坭兴陶大师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在积累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并不断进行创新,形成相对固定坭兴陶的生产过程。

  钦州出产的陶土,大体可分为东泥(钦州江以东的白膏泥)和西泥(钦州江以西的紫陶泥)。紫陶泥硬为骨,白膏泥软为肉,按4:6的比例混合,经揉磨和球磨,用水簸法精炼后,装帆布袋滤水阴放,成膏泥后,再经过多次揉捏,使泥料压缩粘韧,就成了可以用来制坯的陶泥。

  坭兴陶器的制作一般有三种成型方式:拉坯成型、手拍成型和压坯成型。采用拉坯成型的器型一般为茶壶、花瓶、花盘等;压坯成型多为生产量大的普通产品和大件产品;手拍成型是三种成型工艺中工艺最复杂,难度也比较大。制作壶工具较多,主要有搭子、拍子、转盘、直尺、规车、螃皮刀、明针等。制壶时,首先要把陶泥料捶成泥片,然后再根据制作作品的大小,切割成不同的规格。制壶时要按照固定的顺序操作,如先做成壶身,按上底口,然后接上壶颈、壶嘴、壶攀、壶盖的子等附件。在制壶过程中,每道程序均为手工操作。

  坭兴陶的器皿装饰多种多样,既可以在器皿上进行书画雕刻,也可以采用施釉、堆雕、泥塑、镶嵌等一些特殊的装饰技法。

  雕刻装饰是坭兴陶的主要装饰方法。坭兴陶是集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印”为一体的高雅艺术品。坭兴陶的雕刻装饰一般可分为刻字装饰和刻画装饰。

  刻字装饰,又分为阴刻和阳刻。刻字字体有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多种书体;在坭兴陶上刻画装饰的技法非常多,有线刻、浮雕、镂雕、薄翼刻等技法;雕刻刀法,有单刀法、双刀法和混刀法等;

  坭兴陶“填妮”工艺,又叫镶嵌白妮,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在清代、民国时期较为流行。是指在泥坯成型未干时,在线刻的基础上进行白色湿泥的镶嵌然后采用压、刮等方式,使泥坏表面平整,产生红底白花等不同颜色对比的效果。

  贴花装饰,是指用模具或手工制作好的薄泥图案,粘贴到有湿度的坭兴陶泥坏上成型,达到视觉形象突出,有立体感的效果。薄泥图案根据设计需要其大小、位置依主体器物来定。具象风格的薄泥图案要求生动传神,抽象风格的薄泥图案要求准确达意。

  堆雕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陶瓷装饰方法,它是指在坯体上用工具蘸取和坯体同性质的泥浆一层层地堆积成各种纹样或特定板块,再进行雕刻和装饰,使得花纹突出坯面,形成浮雕的效果。题材般有竹叶、松枝、瓜果、藤蔓、动物等。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是指陶艺家以泥土为原料,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制成人物、动物等造型。要在空间中认识形体,要知道点、线、面、体积、比例、细部、整体等基本概念,要掌握“先抓大体,再抓细部,最后归于整体”的塑造方法。

  坭兴陶的釉面装饰属二次烧成,是指坭兴陶在烧成的素坯上,用釉料描绘图案,再重新放入窑内进行第二次烧成。钦州陶的釉面装饰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当时地处钦州沿海的先民已经用窑烧制白釉陶了。

  描金装饰,是指先在描金的纹样处涂上一层底釉,用800°C的温度烧成,再用金水在釉纹上描画,然后用稍低的温度再烧烤一次。描金装饰的坭兴陶手感平滑,温润细腻。但其工序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坭兴陶的描金作品类不多。

  坭兴陶的绞泥装饰,是指用一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泥料黏合在一起,通过对泥料厚薄的控制和绞扭的手法,形成色调对比强烈的不规则线条,构成平面视觉效果强烈的装饰图案,再通过窑烧成型。

坭兴陶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

  款识是坭兴陶器中一种特殊的工艺,它属于雕刻的范畴,是用来表明相关年代、人名、堂名、斋名,或者表示纪念、赞颂、赠送、祝愿等内容的文字,或者是用印铃盖或用刀镌刻在坭兴陶器器身、底部、盖内等相关部位的制坯者、雕刻者、监制者或订制者等信息的印记。它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尊重和认可,是人们确认作者的依据,也是人们鉴赏坭兴陶的重要依据。

  坭兴陶壶坯完全干燥后,需用匣钵装套入窑烧制。窑炉在过去均为龙窑,以松柴为燃料,一般生产周期为五天左右。后来因环保和以松柴为燃料难以解决。20世纪80、90年代改用新式的倒焰窑和隧道窑,现在基本使用简便环保的电窑或煤气窑烧制。

  坭兴陶茶壶在生产过程中无须添加任何的颜料,在烧制过程会产生胎体的窑变,但是必须经打磨表面的氧化层后,才呈现窑变的真面目。即用4石棉砂轮打磨去璞后。现出各种色彩斑斓的图案纹理,若隐若现古铜、紫红、铁青、金黄、墨绿等色泽,一把富有特色的坭兴陶茶壶便制作完成。

  坭兴陶因陶土质量优势,坯体大小可以作较大的拉伸,如1978-1984年间烧制的大花瓶,其高达2.2米。坭兴艺术陶品种较多,造型灵活。无论何种造型,都应该厚薄有度,匀称规整,无裂纹、无变形,方为正品。

  坭兴陶装饰一般采用雕刻,分浮雕和线刻。浮雕比较写实,并富于立体感,纹饰题材多为历史人物典故;线刻采用绘画手法,雕刻出山水、人物及诗文。

  钦州陶土,无需添加任何陶瓷颜料,用传统工艺烧制,其颜色多为朱色或紫红色。将器坯由缸窑装人大缸内,缸盖不密封,使器物自然地直接受火力,当炉温上升到1200℃的临界点时,可能产生窑变[b]。坭兴陶形成窑变后,有通体一色的类型,如蟹青、古铜、墨绿、猪肝、紫红、金黄、天蓝等,也有多色互渗的类型,如红黄相间、红青相间等。坭兴陶窑变色彩以蟹青色和猪肝色为最常见。

  因坭兴陶泥土的特性,钦州坭兴陶器具有其他陶器无法比拟的“四好”的优点。首先是雕刻效果好。因为钦州坭兴陶的泥土细腻,在成型的泥坯上,雕刻书画,线条流畅,尤其是浮雕,精细不崩,刀笔味和金石味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来,效果几乎像毛笔写在宣纸上一样被誉为陶器雕刻材质中的最好宣纸;其次是储存功能好,因坭兴陶具有透气功能,食物保鲜度好;第三,耐热性能好,由于坭兴陶胎体晶体结构致密,留有合理的微观空隙作为体积激变的缓冲,具有耐速热速冷性能,沸水猛注入其中,不会炸裂;第四,软化性能好。由于坭兴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吸热性,对去除异味、释放有益的微量元素、改善水质有良好作用。

  坭兴陶是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文化中,器型文化和装饰文化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从清末民初流传下来的现兴陶作品来看,除了作为生活用具的现兴陶外,经出现大批真有浓厚文人这时段庆书画气息的作品类作品更注重观赏性。到现今,坭兴陶的器形和雕刻更具文人内涵。

  钦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坭兴陶汲取的民族特色是其他三大陶器所没有的。有的坭兴陶装饰纹样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幸福欢乐的景象,有的坭兴陶有着地理风貌特色,表现了广西的奇山异水和北部湾乡土民俗,如“桂林象山水月茶具”等。

  坭兴陶采用拉坯技术成型,能制成小到几公分,大到几米的器物,寓意着“能屈能伸”的博大胸怀。坭兴陶从选泥、拉坯、注浆、印模和滚压,到最后的成型与雕刻,都精益求精,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体现了“工匠精神”时代特征。

  近百年来,钦州坭兴陶作品在世界评比中屡获殊荣。

坭兴陶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

  1915年获旧金山巴拿马金奖。

  1930年比利时独立100周年陶艺比赛第一名金质奖章。

  1997年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钦州坭兴陶位列其中,成为广西目前最具民族特色的“二宝”之一,并列人了自治区经委、科技厅、旅游局扶持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工艺品的重点项目。

  2006年获联合国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2007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第五届国际旅游品和工艺品交易会暨国际礼品和家庭用品展览会“金凤凰”设计赛金奖。

  2009年,钦州坭兴陶人选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2010年,入选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的品牌。

  2010年,获得联合国国际信息发展组织颁发的“中国国粹文化金奖”。坭兴陶历代珍品被美、日、德、法、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坭兴陶在中国国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首先在学术研究领域研究不系统不全面;在认知上,仅停留在微利的行业生产上,如在收藏方面,即使是官方博物馆,坭兴陶历史藏品也较少;在归类上,如在南京博物院收藏陈列的陶器中,坭兴陶和宜兴陶没有区分。总之,坭兴陶的文化遗产曾不受重视,没有得到充分保护。

  新中国成立之后至今,坭兴陶经历了恢复、发展、衰落、复兴、 兴盛五个阶段,即恢复时期(20 世纪50 年代-80年代初),发展时期(20世纪80 年代初-90年代中期),衰落时期(20 世纪90 年代中期-2001年),复兴时期(2001年-2006年),兴盛时期(2007年至今)。

  1953年获得“四大名陶”称号。1956 年,坭兴陶厂恢复生产的时间,同年11 月,烧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窑,同年12 月,政府再次投资建设坭兴陶工厂新厂房。1967 年,很多坭兴陶珍贵作品及雕塑品遭破坏。1975 年,林朱勋等艺人制作出了象山水月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坭兴陶恢复生产后的繁荣的时代,钦州坭兴陶工艺厂引进了倒焰窑、推板隧道窑等设备后,坭兴陶的烧制工艺得到了质的提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那时候的坭兴壶产品很多出自坭兴厂。而那段时间的坭兴陶产品大多作为出口创汇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美洲以及港澳台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是坭兴陶的缓慢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坭兴陶产品多数 以生活实用器具为主,九十年代中期,坭兴陶厂开始走下坡路,1998年下半年开始处于半停产状态, 2003年彻底停产。

  二十一世纪至今坭兴陶逐步缓慢地进入高速发展期。2005 年市政府重新定位加快发展, 广西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作为传统技艺,入选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2月,坭兴陶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作为广西特色产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2018年,钦州全市共有500多家坭兴陶生产和经营企业(大师工作室),有169位各级工艺美术和陶瓷艺术大师,坭兴陶行业从业人员超1万人。2021年坭兴陶行业产值达15.5亿元,至2021年底,坭兴陶行业注册企业和工作室约700家,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约1.5万人,各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各级坭兴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技师近300人。截止2023年,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以及港澳台等 30 多个 国家和地区。

坭兴陶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