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诏是指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车骑将军董承声称汉献帝刘协赐其衣带诏书,让其诛杀权臣曹操的事件。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发生斗争。并州牧董卓率兵进京勤王,另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并自封相国,擅权乱政。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各路军阀结盟讨伐董卓,董卓被其部下奋武将军吕布和司徒王允合谋杀死,其部将李催、郭汜攻入长安将王允杀死,汉献帝落入李催、郭汜手中。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时为兖州牧的曹操接迎汉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自领司空兼车骑将军,独揽朝政大权。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董承声称汉献帝赐其衣带诏,命其诛杀曹操,便和左将军刘备、偏将军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密谋此事。不料被曹操提前察觉,曹操将董承等人杀害。衣带诏事发后,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兵败转投袁绍。
关于衣带诏的真伪历来存有争议,古典文学评论家陈迩冬认为衣带诏系伪诏,是小说家的艺术创作。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吕思勉也认为,从董卓拥立到曹操进京,都是拥兵乱政的人,汉献帝不会再信任这种人,就是要铲除曹操,也决不会付托董承。清代乾隆皇帝弘历认为董承的智谋不及王允,却想效仿王允图谋除掉董卓,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还危害到他的主子。
“衣带诏”指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意谓汉献帝丈人、车骑将军董承声称得到汉献帝的衣带中的诏书,内容是诛杀曹操。

东汉末年,外戚何进想要诛杀祸乱朝纲的宦官。不料事情暴露,何进被杀,少帝刘辩被宦官段珪挟持出宫。并州牧董卓率凉州兵进京勤王,另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并自封相国独揽大权。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各路军阀结盟讨伐董卓,曹操以代理奋武将军的身份加入,独自带兵在汴水(今河南省开封城西北)与董卓交战失利。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其部下奋武将军吕布和司徒王允合谋杀死,军阀李催、郭汜攻入长安将王允杀死,汉献帝落入李郭手中。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汉献帝在安集将军董承、兴义将军杨奉的护送下回到雒阳。时为兖州牧曹操接迎汉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此后曹操自领司空兼车骑将军,掌握了东汉朝政,维持对朝廷的监视和武力威慑。一方面削弱公卿对朝政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强对汉献帝侧近的掌控。与此同时,刘备因与吕布争夺徐州失败,归顺曹操。曹操对他很是信任,委任他为豫州牧。建安三年(公元197年),在曹操东征平定吕布后,刘备与曹操一同回到许昌,被任命为左将军。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董承声称汉献帝赐其衣带诏,命其诛杀曹操,便和偏将军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密谋此事。不料被曹操提前察觉,曹操将其全部杀害。
曹操派遣刘备截击袁术,刘备离开许昌之前,参与董承、王子服等人密谋诛杀曹操之事。衣带诏事发后,于是刘备领兵占守下邳,杀死徐州刺史车胄。刘备为防备曹操进攻,又派部将关羽留守下邳,自己率军驻扎小沛;曹操派司空长史刘岱、中郎将王忠率兵进攻刘备未能获胜。曹操亲自东征刘备,活捉刘备的妻儿和部将夏侯博,又在下邳将关羽擒获,刘备逃走后转投袁绍。

近代思想家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写道,戊戌柄政,始有变法之议。事败亡命,作衣带诏,立保皇会,以结人心。衣带诏在此被比喻为统治集团政治斗争秘密决策文件。
关于衣带诏的真伪一直存有争议,古典文学评论家陈迩冬认为衣带诏是小说家的艺术创作。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从董卓拥立到曹操进京,都是拥兵乱政的人,汉献帝不会再信任这种人,就是要铲除曹操,也决不会付托董承。当代学者饶胜文也认为汉献帝没有授予董承衣带诏,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和《资治通鉴》中,都是董承自己声称得到衣带诏,然而刘备在荆州联孙抗曹和谋称汉中王时却都未曾提及,刘备只是在上汉献帝表中称“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至于南朝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孝献帝纪》中叙述,董承是受诏,饶胜文认为这是范晔[yè]本人利用春秋笔法表达的政治观念而已。
清代乾隆皇帝弘历评价:董承的智谋不及王允,却想效仿王允图谋除掉董卓,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还危害到他的主子,这就是所说的志向矜持而智慧不及的人。

清代文学批评家毛宗岗评价:董承衣带诏失败的原因在于没做好保密之事。君王不保密会失去臣子,臣子不保密会失去性命。既然衣带诏之事是一件秘密,就不应该歃[shà]血会饮,也不该立券书名留下把柄。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吕思勉评价:董承本来是牛辅的余孽,不是公忠体国的人,他让曹操进京,也只是想借曹操的力量排除异己。
湘剧《青梅会》又称《衣带诏》,其中包括单折剧目《许田射鹿》《青梅煮酒》《调报信》《拷打吉平》等,主要讲述曹操挟持汉献帝把持朝政,汉献帝秘密写了一份血诏藏在袍带中,董承与王子服、马腾、刘备等人读完诏书后,在密室结盟发誓诛杀曹操。太医吉平想要用毒药害死曹操,不料被曹操察觉而受拷打。

川剧《衣带诏》全剧分四场,主要剧情是汉献帝听从伏皇后的计策,打算利用董承铲除曹操,于是赐给董承一条藏有血诏的锦袍玉带,一路上董承机智躲过曹操的盘查,待董承在玉带中找到密诏后,与王子服、吴硕、吴子兰、种辑、马腾等盟誓要杀掉曹操。
京剧《青梅煮酒论英雄》又名《闻雷失箸》,讲述刘备签名诛杀曹操的衣带诏后,为防备曹操猜疑,于是在园圃种菜。曹操让人来请刘备到府中叙话,席间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英雄人物,刘备心惊以为衣带诏事发。曹操表示天下只有他俩才是英雄人物,刘备听到后,吓得双箸落地,恰巧空中出现惊雷,掩饰了刘备的慌张。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四十回《董承密受衣带诏》。汉献帝写下血诏,由伏皇后缝订在玉带上,而后密宣董承入宫。董承带着汉献帝御赐的玉带路上遇到曹操的阻拦,曹操没有搜到可疑的东西只好放行。回到家中的董承发现血诏后惊慌万分,与前来拜访的王子服、种辑、吴硕等人商议诛杀曹操之事。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