酎[zhòu]金夺爵发生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列侯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西汉建国之初,刘邦将韩信等人封为异姓王,后又陆续将一百三十多名功臣分封为列侯。。刘邦在铲除异姓王势力后,与群臣立下白马之盟,约定非刘氏子弟不得为王。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逐渐出现诸侯王割据、不听中央调令的情况,对此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推行一系列措施,限制诸侯王权力。汉武帝刘彻即位后,颁布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等法令,重创诸侯王势力。虽然诸侯王势力遭到打击,但汉朝仍存在大量列侯。这些列侯掌握着大量土地、人口,且在朝廷中多居高官,对朝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自汉武帝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年—公元前117年)之后,常年对匈作战加天灾不断,国库所存钱粮几乎消耗殆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夏四月,南越国相吕嘉起兵作乱,列侯未积极响应武帝号召从军作战。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汉武帝根据汉文帝颁布的《酎金律》为依据,以列侯所献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由,削去了一百零六名列侯爵位和封地。
汉武帝通过酎金夺爵在政治上进一步打击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是此事也加剧了诸侯王与朝廷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恩令的广泛推行。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为后来的外戚专权埋下隐患。在经济上,汉武帝废黜列侯,将大量土地人口直接归入政府管辖,增加了政府收入,缓解了财政危机。随着大量列侯被革除爵位,他们无法再利用特权肆意兼并土地,对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也有着重要意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借称赞上古帝王施行仁义,以安勋贵之心一事,暗讽汉武帝为成就功业不择手段,对待功勋后裔刻薄寡恩。汉宣帝刘询在位时期,亦发生小规模的酎金夺爵事件。如襄隄[dī]侯刘圣及朝侯刘固城等人因酎金分量不足,被下旨削去爵位。
“酎”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美酒,于每年正月初开始酿制,需经三重酿,历时八个月方可制成。酎因味道醇美甘厚,常被用于宗庙祭祀。自春秋至汉朝时期,以酎助祭逐渐成为一种祭祀祖先的礼仪习惯。“酎金”即供祭祀所用的黄金,历代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时,享受食邑的各级封建贵族为表示对君王的衷心,往往会献上“牺牲”及其他贡品参与助祭。汉朝建立之后,诸侯王和列侯向朝廷进献时,多以黄金作为祭祀贡品。“夺爵”指除去爵位,触犯法律者会被处以革爵惩罚。

汉文帝在位时期,将酎金制度作为重要的礼仪制度固定下来。此后还颁布《酎金律》,规定每年八月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高祖庙献酎。饮酎时,诸侯王和列侯需献上酎金进行助祭。若诸侯王所献酎金成色不好或分量不足,应削减其所辖之县。若列侯所献酎金不合要求,则免去列侯爵位。根据《汉律.金布令》规定,诸侯王和列侯们需根据封地户口缴纳酎金,凡满一千口,需缴纳黄金四两,满五百口不足一千口,亦缴纳黄金四两。诸侯王和列侯所献的酎金,交由少府负责检查成色、分量。地处偏远的九真、交阯[zhǐ]、郁林、日南等地区的诸侯王和列侯,可用当地奇珍异宝如象牙、犀角、翡翠等物抵当黄金。
西汉建国之初,为稳定朝中政局,汉高祖刘邦裂土分封韩信等人为异姓王,又陆续封一百三十多个功臣为列侯。刘邦对掌握重兵割据一方的异姓王忌惮极深,以谋反为由陆续将异姓王势力铲除。此后,刘邦为保汉室巩固,大封宗室子弟为王,以藩卫汉。又与群臣立下白马之盟,约定非刘氏子弟不得为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诸侯王用兵自重,不听朝廷诏令的情况。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年),随着诸侯王国割据问题越演越烈,汉文帝采纳贾谊在《治安策》建议,将齐国和淮南国分为多个小王国,分封给齐王刘肥及淮南王刘长的存世诸子。汉景帝刘启即位后,采纳晁错建议,推行削藩政策,引发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息后,汉景帝令诸侯王不得治国理政,只能衣食租税,并且收回了王国的官员任免权,削弱了诸侯国势力。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虽然诸侯王势力在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期遭到打击,但是诸侯王国国土面积辽阔,对中央政府构成一定威胁。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依据《推恩令》规定:除诸侯王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可分得王国内一部分土地,被分封为列侯,列侯归汉郡直接统辖。此后王国越分越小,其威胁逐渐消除。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在平定淮南王与衡山王谋反后,相继颁布《左官律》《附益法》,严禁人们私下担任诸侯王官吏,朝中大臣与诸侯王相互勾结。除此之外,汉武帝根据《汉律》规定,对犯罪的诸侯王实行削封、降爵、除国等惩罚。颁布法令限制马弩出关,对诸侯王进行武力压制。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重创诸侯王势力,但是汉朝仍存在大量的列侯。这些列侯除有自己的侯国外,平常多居住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他们或在朝中担任要职,或与朝廷高官来往不断,对朝政拥有着较大的政治影响力。如汉文帝在位时期,由于绛[jiàng]侯周勃等人不喜贾谊,汉文帝迫于压力将贾谊外放为官。而汉朝担任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等职的官员,依惯例往往也被封为列侯。因此汉武帝在重创诸侯王势力后,极力削弱列侯势力,以加强皇权。
西汉初年,诸侯王垄断国内赋税,并不将其上交中央,直接归诸侯王使用。诸侯王除征收人口税、土地税外,山川河泽、市井商税也尽归诸侯王所有。除此之外,诸侯王还拥有铸币权、矿产开采权等经济特权。诸侯王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如参与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曾在吴国国内开采矿山私铸钱币,以至于吴钱遍布天下,其富庶堪比天子。吴王刘濞用大量的金钱招揽天下亡命之士,以此对抗朝廷。汉武帝即位后,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弱了诸侯王,但是这些诸侯王享有诸多经济特权,拥有着大量土地,与中央政府争利。列侯亦拥有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多与地方豪强相互勾结,不断兼并土地并从事经营工商业活动,从而积累下巨额财富。根据学者朱绍侯的推测,诸侯王以及列侯封国下的属民,只向国家缴纳一半的田租与算赋,另一半需交给封国内的诸侯王与列侯。

自从元狩(公元前122年—公元前117年)以后,由于汉武帝于内大兴土木,对外连年用兵特别是对匈作战,国库中所存钱粮几乎消耗殆尽。与此同时天灾不断,黄河多次决口,对汉朝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破坏,国库收入亦随之下降。在财政上,各级政府入不敷出情况越发严重。为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汉武帝实行货币改革,严禁地方、民间私自铸币,又推行“盐铁专营”“算缗”“告缗”‘等措施,以增加政府收入。汉武帝还节省膳食及出行经费,多次从内库取出王室资金,以补充县官短缺的政费。当时在民间有一个叫卜式的百姓,他见汉武帝连年对匈作战,表示捐出一半家财支持朝廷作战。此后,卜式又拿出几十万钱,帮助河南太守赈济流民。汉武帝赐予卜式高官厚禄,鼓励卜式的行为。但地方上的诸侯王及列侯们对此视若不见,不愿捐献财物资助朝廷。汉武帝对此极为不满,有意将收回列侯封地,改由朝廷直接征收赋税。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夏四月,南越国相吕嘉不满南越王赵兴内附汉朝之举,率军发起叛乱,杀死南越国王赵兴、汉朝使者终军等人。汉武帝大赦天下,调集数十万士兵,兵分多路进攻南越。当时西羌入侵汉朝边境,汉武帝又调集三河以西的骑兵反击羌人。由于多路用兵,朝廷在人力、武力、财力上面均有所不足。时任齐国国相的卜式挺身而出向汉武帝上书,表示愿为汉武帝分忧,自己父子及齐国擅长划船的人愿前往南越与叛军作战。
汉武帝下诏褒奖卜式的忠贞之举,表示卜式虽然亲自在田间耕作,并不是为了获利。他将多余的钱财资助给县官,供他们使用。如今国家危难之际,卜式父子愿意为国死战。虽然没有参与战斗,但是其为国分忧的义举值得赞赏。此后汉武帝赐给卜式关内侯的爵位,黄金六十斤,田地十顷,将此事昭告天下。但是天下人并没有响应,汉朝众多列侯中也没有人主动请缨从军参与对南越、西羌的战斗。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八月,诸侯王和列侯在汉武帝祭祀宗庙时,依礼献上酎金。后经少府检查之后,发现有不少列侯所奉酎金存在分量不足、成色不好等问题。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汉武帝以列侯所献上酎金分量不足、成色不好为由,削去了一百零六名列侯爵位和封地。丞相赵周因知情不报,被免职下狱治罪,后死于狱中。在此次事件之中,朝廷重臣及皇族皆受到波及,大将军卫青之子卫不疑、卫登、中山靖王刘胜之子陆城侯刘贞等人亦在免去爵位之列。汉宣帝刘询即位后,于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赐卫登之子五十万钱,令其复家。汉宣帝刘询在位时期,亦发生小规模的酎金夺爵事件。如襄隄侯刘圣及朝侯刘固城等人因酎金分量不足,被下旨削去爵位。
酎金夺爵事件发生后,汉武帝将西汉建国以来将近一半的列侯爵位废黜,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王势力。王侯虽还存在,但只得衣食租税,封土而不治民,封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汉郡无异,中央对地方的管辖进一步深化。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基本上解决了西汉建国长期以来的诸侯王割据问题。但是酎金夺爵发生后,也加剧了诸侯王捍卫王国权力同主动执行推恩令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恩令的广泛推行。随着诸侯王割据问题解决,皇帝真正掌握了中央权力,这种高度集中的皇权也会导致新势力崛起,为西汉后期外戚擅权埋下隐患。
列侯的封国,大部分位于关东肥沃之地,汉武帝通过酎金夺爵废除列侯封国,将原属于列侯的土地、人口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从而获得大量的列侯财富,武帝时期的财政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随着列侯数量的减少,政府在赏赐列侯集权时,也能节省下不少开支。除此之外,汉朝时期有些列侯倚仗拥有巨额财富身份高贵,在地方多行不法之事,对当地治安影响恶劣。随着大量列侯被革除爵位,他们无法再肆意兼并土地,有利于政府打击土地兼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保证了社会秩序稳定,减轻了人民负担。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借称赞上古帝王施行仁义,以安勋贵之心一事,暗讽汉武帝为成就功业不择手段,对待功勋后裔刻薄寡恩。

宋代官员孔平仲评价:汉朝与南越、西羌作战时,列侯未积极响应汉武帝诏令。汉武帝因此恼怒,于是策划酎金夺爵一事,导致一百零六名列侯失去爵位。
清乾隆皇帝弘历评价:酎金本非善政,汉武帝为此设计陷害那些未奉召伐越列侯们,这种行为十分可笑。
清代学者王拯评价:汉武帝刘彻因为列侯未积极响从军,一百余名列侯因此失去爵位。司马迁不敢直言汉武帝过失,在言语间委婉表达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评价:“酎金失侯亦有命,人生那用多苦辛。”龚自珍感叹酎金失侯皆是命,人生何必如何辛苦。
暂无评论内容